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,如果想要获得高产,化肥的使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选择。整个玉米的生长过程期之中,除了注重基肥的施用以外,进行合理的追肥也是有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。
玉米需肥特点玉米植株高大,是高产作物,对养分需求比较多。玉米全生育期所吸收的养分,因种植方式、产量高低和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而异。玉米对营养元素吸收的速度和数量各生育期差别很大,一般规律是随着玉米植株的生长对养分的吸收速度加快,到灌浆期、成熟期逐渐减慢。春玉米和夏玉米各有其特点。
夏玉米苗期植株小,生长慢,需肥较少,这时对氮、磷的吸收量为总吸收量的10%左右,以后逐渐加快。
从拔节到孕穗吸收速度达到高峰,在20~30天中吸收氮、磷分别占总吸收量的76.2%和63.1%,平均每天吸收3%~4%,这时累计吸收的氮、磷已达到总吸收量的85.9%和73.2%。而后吸收减慢,到抽雄期氮、磷的吸收量已达到驲0‰%。所以夏玉米需氮、磷的关键时期是拔节孕穗期。施肥时应根据这一规律釆取前重后轻的原春玉米生长期常,前期气温低,植株生长慢,需肥的高峰比夏玉米晩的多,也没有夏玉米集中,一般到拔节孕穗时,氮、磷的累计吸收量为34.4%和46.2%。到抽穗开花时吸收量才达到53.3%和65%,以后逐渐减慢,但到灌浆成熟还需要吸收46.7%的氮和35%的磷,这比夏玉米生育后期要多得多,所以春玉米后期还要施定量的肥。
春玉米和夏玉米各生育期对钾的吸收量,均在拔节以后开始迅速上升,到抽穗开花期达到顶点。灌浆到成熱植株体內的钾素还有少量外渗淋溶,使植株中钾的含量下降。所以,钾肥应施在前期,后期没有施钾肥的必要。
高产追肥技术春玉米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,应掌握前轻、中重、后补的施肥方式。前轻,指玉米拔节前后施肥,拔节肥也叫攻秆肥,一般在播后45天左右,此时正是玉米茎叶旺盛生长,雄穗开始分化。追肥可促进穗位上叶片增大,增加茎粗,促进穗分化的作用。春玉米拔节肥应占氮素追肥总量的30%~40%,追肥多少应根据地力底肥用量和苗子长势增减。如有必要,磷、钾肥也应在拔节期施用。中重,是指大喇叭口期重迫,此期追肥能够提高结实率,起到保花、保粒的作用,是争取穗大、粒多的重要时期。大喇叭口期追肥应占氮素总追肥量的40%~50%。后补,是指开花授粉期追肥。
春玉米后期需肥较多,为了防止脱肥,后期施攻粒肥能充实籽粒,减少秃尖。此时期迫肥-般占追肥总量的10%~20%,补肥也可以采用根外喷施的方法。夏玉米在定苗后施苗肥,应以氮肥为主,用量约为氮素追肥总量的30%。磷肥(或钾肥)如果在基肥或种肥中未施,也应全部作苗肥一次施用。大喇叭口期施肥,对春玉米和夏玉米都是一次关键性的追肥,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施肥占总追肥总量的60%。夏玉米最后一次追肥为攻粒肥,在开花授粉前后施用。其用量占迫肥总量的10%。上述追肥技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,在采取各项措施时,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灵活掌握。例如上述的夏玉米追肥技术是“前轻后重式的,适用于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区。而在土壤肥力水平低下,特别是套种的夏玉米,由于苗期玉米生长细弱,所以,应采用“前重后轻式的追肥技术,促进幼苗早发、快长。旱地玉米追肥效果受降水影响较大,故追肥宜早,雨后可及时发挥作用。
玉米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,但也要适时适量,不可以盲目的进行追肥,盲目的追随以及大量的追肥会对玉米的根系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,在玉米产生肥害之后会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。所以玉米追肥一定要适时适量。